即將登陸Steam的“搶先體驗”計劃和Xbox One的“游戲預覽”計劃的《異星探險家(Astroneer)》看來似乎是一款大有可為的太空探索類游戲,它將使用隨機生成算法來體現(xiàn)宇宙的廣袤……等等,這個說法怎么聽起來這么耳熟捏?相信有不少玩家已經(jīng)想起一部前陣子出鏡率頗高的作品:《無人深空(No Man’s Sky)》也曾用過類似的描述,而且開始默默地在心里將這兩者放在一起比較了吧。
然而,《異星探險家》的開發(fā)商Systemera卻表示他們并不是很懂玩家們的這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比較心理。近日,該作開發(fā)者Adam Bromell在接受外媒GamingBolt采訪時便對此作出了評價,還聲稱他們已從《無人深空》一事上吸收了不少經(jīng)驗,并真心希望《異星探險家》能獲得更多玩家的支持。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把《異星探險家》說成是下一個《無人深空》的,”Adam Bromell說:“而且老實講我真的不是很理解他們那樣說是幾個意思。除了太空背景和隨機生成星球兩點外,這兩款游戲是很不一樣的。還好啊還好,他們沒有把《無人深空》的發(fā)售方式和大家對它的評論強加到《異星探險家》身上!我們從Hello Games和《無人深空》的市場經(jīng)歷中學到了很多,且每天都在付諸實踐。”
此外,Adam Bromell還就《無人深空》受到的強烈抵制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我認為對每個游戲開發(fā)者來說,搞清楚自己要對受眾說什么以及受眾會將你的說法理解為什么都相當重要?!?/p>
其實在早前的訪談中,《異星探險家》的開發(fā)者就將《無人深空》描述為“高姿態(tài)的游戲”,并直言不希望被拿來與他們對比,但人言終究可畏。從更復雜的進階和制造系統(tǒng),以及手工制作細節(jié)的星球來看,《異星探險家》確實和《無人深空》有本質(zhì)不同,畢竟于它而言,隨機生成只是骨架而非實質(zhì)內(nèi)容的關鍵。
對此,你又怎樣的看法呢?不妨在評論區(qū)留下見解吧。本站也會繼續(xù)跟進《異星探險家》的相關報道,敬請期待。
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司聯(lián)系,我司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