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戲出海之憾"> 在PlayStation于歐洲問世三十周年之際,曾擔任索尼互動娛樂全球工作室總裁的吉田修平回顧了自己在索尼參與PS...
吉田修平回憶PS30年:<a linkid=392143>日本游戲</a>出海之憾

吉田修平回憶PS30年:日本游戲出海之憾

在PlayStation于歐洲問世三十周年之際,曾擔任索尼互動娛樂全球工作室總裁的吉田修平回顧了自己在索尼參與PS1開發(fā)的歷程。

吉田修平回憶,最初加入PlayStation項目是受時任PlayStation集團負責人久多良木健的邀請。當時該項目的定位是作為任天堂主機的CD-ROM擴展裝置,旨在為超級任天堂提供光盤支持。然而,隨著任天堂公開宣布終止與索尼的合作,放棄由索尼制造CD-ROM外設的計劃,這一變故促使索尼決定獨立開發(fā)屬于自己的游戲主機。

PlayStation從無到有的發(fā)展過程被廣泛視為一段行業(yè)傳奇。然而在吉田修平看來,其中仍存有遺憾。他坦言,許多優(yōu)秀的日本本土游戲未能成功進入海外市場。

他指出:“由于歐美地區(qū)團隊在零售資源上存在限制,大量日本游戲未獲得發(fā)行許可。尤其是第三方開發(fā)商的作品,很多最終只在日本本地推出,未能登陸北美和歐洲市場。”

對于當時熱衷于體驗這些作品的海外玩家而言,唯一途徑是自行從日本購入游戲,但這種方式成本高、難度大,實際可行性極低。因此,不少原本具備全球潛力的游戲,實際上等同于僅在日本“獨占”發(fā)行,無緣更廣泛的國際玩家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