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大家的初步交流,發(fā)現有些朋友對FF7之后的作品會比較深知,而對早先的幾代FF并不了解。那么,就讓我們?yōu)榇蠹液唵沃v述一下FF早期的歷代版本,讓大家對FF的來龍去脈,有個直觀的認識。下面,正文開始咯~~~
————————————————————————以下是正文————————————————————————
最初的話題需要我們回溯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日本的IT行業(yè)開始進入飛速發(fā)展的時期。這個年代的人們已經很清楚的看到了【電視游戲】的前景,游戲產業(yè)也在這個時代步入了發(fā)展的成熟期。
而【任天堂】公司的初代游戲主機【FC】在行業(yè)市場上可謂是一枝獨秀,如日中天。各個第三方游戲開發(fā)公司在各項核心技術的研發(fā)上,都開始突飛猛進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超級馬里奧
FC主機(紅白機)
當時的環(huán)境也使得日本游戲媒體行業(yè)體系在這個時期得到了迅速的整合和規(guī)范化。與高手林立的日本游戲大廠們欣欣向榮形成鮮明對比,此時的【SQUARE】公司卻只制作了幾款不入流的游戲,在業(yè)界內幾乎沒什么名氣。
【SQUARE】當時的 logo
在受到了多次業(yè)績慘敗的打擊后,年少輕狂的坂口博信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偌大的日本游戲市場,竟容不下我一人生存?無疑,他與SQUARE是真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22歲的坂口博信(左)
在1987年,坂口博信看到了大獲成功的《勇者斗惡龍》(簡稱DQ)。“這沒什么了不起的,我們的技術同樣能研發(fā)出這種水平的產品?!?坂口似乎對《DQ》并不仰望,相反,這激發(fā)了他作為游戲制作人的本能——拼盡最后的力氣,制作出一款能與《DQ》不分伯仲的游戲。幸運的是,【SQUARE】的老板們最終同意了坂口博信的冒險計劃,決定放手一搏!!
【ENIX】的《DQ》系列
不成功便成仁的“謝幕演出”開始了,坂口博信將游戲命名為《最終幻想》,寓意這將是自己的最后一擊,最后的幻想:要么留下繼續(xù)做心愛的游戲,要么轉行。為此坂口博信傾注了全部的心血,竭力在有限的資源內盡可能多的實現自己的游戲理念,拉來了天野喜孝負責游戲的原畫,植松伸夫來為游戲譜曲(這三位核心人物也鑒證了整個FF系列的成長),他們也被玩家們尊稱為《最終幻想》三巨頭。打造出來的很多經典元素,在目前的作品中還在延續(xù)著。
于是,RPG的王者品牌——《最終幻想》系列初代就此誕生了。
《最終幻想1代》LOGO
事實證明,坂口博信的策略方針是完全正確的,《最終幻想1代》贏得了【SQUARE】公司史無前例的大成功!??!
《最終幻想1代》FC主機游戲畫面
1987年年底,初代《最終幻想》發(fā)售在【FC】平臺之后,全球累計銷量達到了52萬張。其中銷售量貢獻最大的是日本本土的游戲玩家。這份成績單,足夠讓【SQUARE】公司起死回生了。
就產品而言,1代中出現的諸多元素在之后的產品有著強大的精神繼承,至今未變。如:
I.水晶:水晶故事,水晶神話
II.四大元素:土、火、水、風III.黑魔法,白魔法IV.飛空艇V.經典的物品名稱:回復劑,解毒劑,金針,鳳凰尾巴…VI.高品質音樂
1.Prelude:水晶序曲,也是FF標志音樂。
2.Opening Theme:后來被改編成Final Fantasy Theme,代代相傳。
3.Victory Fanfare:戰(zhàn)斗勝利的慶祝音樂,從本作開始,幾乎所有最終幻想作品都采用了同一旋律的勝利音樂。它和水晶序曲一樣,是最終幻想標志音樂之一。
VII.女主角名字
這里要和大家聊聊女主角名字的故事,我相信有很多最終幻想粉絲一定也知道這個有趣的事情,只要是有女主角的作品,名字的最后一個字母都是以a結尾。Maria、Rosa 、Lenna、Tina、Tifa、Rinoa……
雖然擁有著諸多優(yōu)點,但是這款游戲也有個被日本玩家廣為人知的歷史事實,即《最終幻想1代》其實就是山寨版的《DQ勇者斗惡龍》,證據在于以下幾點:
第一:游戲的Logo,最終幻想初代采取的是日文片假名的方式來表示的,基本與《DQ》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
《最終幻想1》LOGO?
?
《DQ2》LOGO
第二:《最終幻想1代》是整個系列唯一一部所有主角是沒有名字的,這和《DQ》的主角可以自行命名的概念是一樣的。1代中的主角名為光之戰(zhàn)士,其實只是一個代號而已。
光之戰(zhàn)士
當然,《最終幻想1代》的游戲風格還是和《DQ》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作為《最終幻想》的開山之作,這款游戲包含著的游戲元素都被后續(xù)的正統續(xù)作所延續(xù)著:創(chuàng)新!
初代創(chuàng)新:
1. 物理攻擊與魔法攻擊
2. 游戲的戰(zhàn)斗動畫效果也是那個年代史無前例的頂尖。
隨后的《最終幻想7代》、《最終幻想10代》、《最終幻想13代》等,在當時的畫面品質上要超出同類產品,這也就直觀的體現了【SQUARE】的技術人員擁有先進的軟件開發(fā)技術能力,這也是決定初代最終幻想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FF》1代的認知補充。FF的歷史是非常有趣的,也歡迎大家拋出話題,我們一起暢談我們的專屬信仰~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