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發(fā)售已有一年,但圍繞其最終評價的爭議仍在繼續(xù)。近日,Eurogamer記者Bertie撰文進行了罕見的“自我檢討”,公開表示他對自己一年前為該作打出的五星滿分評價深感不安和后悔...

《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發(fā)售已有一年,但圍繞其最終評價的爭議仍在繼續(xù)。近日,Eurogamer記者Bertie撰文進行了罕見的“自我檢討”,公開表示他對自己一年前為該作打出的五星滿分評價深感不安和后悔。

Bertie直言:“坦白地說,我對這個分數很不滿意。我不認為《影障守護者》是一款五星級游戲,更絕對不認為是BioWare的最佳作品?!?/p>

Bertie承認,隨著越來越多關于《影障守護者》坎坷開發(fā)的內幕浮出水面,他越發(fā)感到不安。

外媒后悔給《龍騰世紀4》評滿分!只是"縫合怪"

這些內幕包括:

項目被接管: 游戲在開發(fā)過程中曾陷入困境,最終由一個《質量效應》團隊接管并主導了項目,推翻了核心《龍騰世紀》團隊最初的設計。

三次嘗試: 游戲經歷了至少三次方向調整,其中包括一次差點成為“長期服務型游戲”(Live-Service)的失敗嘗試。

設計目標: 最終推出的單人RPG版本,是團隊為了“拯救項目”而拼湊出來的結果。為了確保成功,他們刻意將游戲設計得“感覺像《質量效應 2》”,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質量效應 2》”。

Bertie總結道,他現(xiàn)在意識到,游戲的大部分成功之處并非源于《影障守護者》本身的創(chuàng)新,而是在“收割”了前作《龍騰世紀:審判》在敘事和設定上的成果。

外媒后悔給《龍騰世紀4》評滿分!只是"縫合怪"

為了更深入地反思,Bertie邀請了當時對該作持相反意見的VG247評論家Alex Donaldson進行了一次公開對談。

Alex當時給出了三星(約 7/10)的評價,他表示這款游戲“縫合感”太重,能夠明顯感覺到是多個項目拼湊而成。Alex認為,游戲中的隊友過于“和藹”,缺乏經典《龍騰世紀》系列中斯滕(Sten)、奧格倫(Oghren)等角色身上那種“摩擦感”或黨內沖突,顯得過于“舒適”。

Bertie承認,游戲中的確存在大量的“直白”和“劇本化”的劇情,許多抉擇雖然宏大,但感覺是被設計好的“到了該選擇的時候了!”時刻,而非基于前期行為的結果。他坦言,當時之所以給高分,可能受到個人心態(tài)的影響——他當時“需要一劑希望”,而《影障守護者》恰好提供了這種振奮人心的體驗。

盡管Bertie最終決定不修改Eurogamer的原始五星評價(因為評論代表了發(fā)布時的感受),但他承認,他現(xiàn)在會將其重新評為四星。

兩位評論家一致認為,考慮到開發(fā)過程中所面臨的巨大困境,BioWare 團隊能最終交付出一款“體面”、充滿娛樂性的單人RPG游戲,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外媒后悔給《龍騰世紀4》評滿分!只是"縫合怪"